一、全年经济运行基本特征
(一)经济运行稳中向好
1.经济发展平稳向好。2017年,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.6亿元,增长8.5%,增幅高于全省0.7个百分点,低于全市1.6个百分点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.31亿元,增长4.34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.34亿元,增长9.1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.94亿元,增长11.6%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2.1∶28.0∶39.9,第三产业仍然是拉动GDP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。
2.生产供给基本稳定。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.3亿元,增幅24.3%,增幅高于全市4.7个百分点;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.7亿元,增幅14%,增幅高于全市0.4个百分点,扭转了2015年、2016年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的局面。粮食产量18.21万吨,增长3.2%;油料产量1.63万吨,增长3.8%;蔬菜产量31.12万吨,增长3.6%;肉类产量2.72万吨,下降1.1%。
3.内需总体保持稳定。2017年,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.6亿元,增幅17.4%,增幅高于全省6.4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0.8个百分点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.5亿元,增幅13.0%,增幅高于全省1.9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0.1个百分点。其中城镇、乡村分别实现零售额7.7亿元、0.73亿元,城镇消费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。限上批发企业、零售企业销售额增幅分别为23.7%、24.6%,餐饮企业、住宿企业营业额增幅分别为19.9%、2.65%。
(二)后劲优势增强
1.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。2017年,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.9,比上年提高0.3个百分点。第三产业内部的金融业增长28.9%,增幅高于全市20.2个百分点;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0.0%,增幅高于全市1.7个百分点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17.1%,增幅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,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出3.1个百分点。
2.投资后劲进一步增强。2017年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.6亿元,增幅17.4%,增幅高于全市0.8个百分点。特别是抢抓河北雄安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机遇,促成了当地60多家木材企业集体回归创业建设河夹扶贫产业园,总投资37亿元,这是全县首次实现全产业链招商、企业集群化招商、专业园区招商。
3.市场主体快速增长。全年新增市场主体8390个,增幅57.1%,增幅居全市第一。
(三)经济发展质效提升
居民收入稳步增长。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46元,增幅9.98%,增幅高于GDP增幅1.48个百分点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28元,增幅9.83%,增幅高于GDP增幅1.33个百分点。
财政收入保持稳定。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.41亿元,增幅27.9%,增幅居全市第一。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.2亿元,增幅23.4%。
城镇化率38.25%,比上年高出1.5个百分点。
二、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
1.工业块头依然较小。规上工业企业个数少,规上工业增加值少,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企业少。2017年,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只有26家,规上工业增加值4.7亿元,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6.5%。高新技术企业5家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.2亿元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.7%,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.3个百分点。二是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低。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,虽占规上工业企业的一半,与规上工业企业个数对比,似乎农产品加工企业个数并不少,但测算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,仅为10.28%。
2.第三产业占比低。虽然从全县的三次产业结构占比32.1∶28.0∶39.9看,第三产业占比高于一、二产业,但从全市、全省乃至全国来看,我县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市0.9个百分点,低于全省5.3个百分点,低于全国11.7个百分点。
3.农村依然是发展的短板。从全县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看,全县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居全省末位,仅有全省平均水平的68.5%,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.74倍。从零售额看,农村的零售额0.73亿元,只占全县的0.95%。
三、对2018年全县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
2018年,全县要唱响经济工作会的号角,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,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,围绕旅游观光、农特产品深加工等,延伸农业产业链条;围绕高新技术装备、高新产品制造等发展“三新”(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商业模式)产业,打响旅游和高新技术品牌;突出二、三产业,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为加快建设“五美郧西”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。
1.大力发展特色农业。围绕旅游观光、生态农业和和农产品加工,结合实际,将现代和传统相结合,大力发展特色农业。实现绿色、旅游、生态、现代化等功能的多重融合,通过企业+农户+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模式,将土地、山林等作为资本投资入社入股,通过企业和现代化的模式发展,改变农民的落后观念,带动农民科学致富。
2.充分发掘二、三产业潜力。一是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契机,开展二三产业现状的摸排和清查,对所有达到规模以上的企业纳入到单位名录库。二是搞好企业生产的调研和服务,抓紧项目的施工,及时研究和解决企业和项目生产施工面临的新问题,促进项目的早日投产,有序扩大和释放企业的潜能和产能。三是必须大力招商。围绕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、旅游、现代服务等“三新”产业项目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,大力招商引资,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,培育现代服务等新型领域重点产业集群。
3.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步伐,培育现代农民,推动农村的要素流动和市场建设,繁荣农村经济。
4.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。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、优化审批程序,提高审批效率,降低创业准入成本和企业投资成本。创新工作方法,优化投资环境,提高办事效率,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。